重磅!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对实体经济究竟有多重要?

2021-12-14

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了。

其实大家没必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紧缩、房地产会不会崩盘、明年重点发展什么赛道这类问题上。

这类问题,一个“稳”字就可以概括。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特别提到了,“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在级别如此之高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表达对资本的态度,实属罕见。

要“做蛋糕”,而不是“割韭菜”

原文是这么说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这段话不长,不妨仔细读几遍,好好理解一下什么叫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多年来,我们一直鼓励资本有序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现在,要对资本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视

当然,会议首先肯定了资本的积极作用,但是又强调,要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

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资本创造价值——要“做蛋糕”,而不是“割韭菜”。

改革开放以来,总的蛋糕一直在做大,资本在其中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现在,蛋糕做大的速度是在放缓的。

增量蛋糕不够解馋了,有些资本就想着来切存量蛋糕,依靠垄断民生资源去割韭菜,比如医疗、教育、地产、金融等行业的乱象。

有些资本跨越边界无序扩容、扼杀创新,罔顾政策野蛮生长、急于变现,确实滋生了不少问题。

▲ 北京市再出“双减”实招,2022年1月1日起,全市646所学校33万余名学生将享受免费在线辅导。

所以这两年的整顿力度很大,像医疗的集采、教育的双减、房住不炒,还有对很多金融财团的约谈,可能只是个开始。

有红灯,也有绿灯

资本有序发展才能大有可为

这次会议上还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而且和资本密切相关,那就是共同富裕。

原文说的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下面篇幅很长,主要是说在把蛋糕做大做好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分好。

今年8月,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提出“扎实促进共同富裕”时,对分配的强调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提共同富裕和分配制度,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对共同富裕的一再强调和对资本的全面审视,这两点的背后,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吗?

大家可以这样想一想:

2020年我国人均GDP虽然达到了1.13万美元,但是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要想继续提高到2万、3万美元以上,就必须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创新,实现生产技术的跃迁。

▲ 新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图为华为1995年建立的第一家研究所——北京研究所。

但是这些领域要干的都是苦活累活,获利周期很长,不是习惯了躺着赚钱的资本偏爱的领域。

这就要适时引导资本投入到关键领域,推动生产技术革新,夯实产业升级后劲。也就有了“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别“割韭菜”,一起“做大蛋糕”。

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在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到:

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等重点任务……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继续强化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科技和产业循环方面的重要功能。

国家前不久设立北交所,重点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正是一项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引导资本脱虚向实的重要举措。

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民众的投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共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也将成为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实践途径。

引导资本脱虚向实

要牵住产业升级这个“牛鼻子”

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招商引资堪称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

新发展格局下,招商引资工作该如何引导资本投入关键领域,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带动更多就业岗位和致富机会?

深谋远虑应对“三重压力”

凝练产业升级的“志气”

会议上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需求收缩不仅指人口老龄化下的需求收缩,也包括全球产业链重构下的外贸出口收缩,一方面是成本敏感型产业向成本低洼国家流动,另一方面是资本出于安全考虑下的产业链分散。

综合来看,我国的根本出路还是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才能推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有效配置。招商工作要围绕产业升级展开,如何引导资本推动生产技术革新是关键。

▲ 时至今日,煤炭仍然占到中国第一次能源的近60%。考虑到短时间内无法摆脱对煤炭的依赖,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或将成为绿色经济下的重要发展机遇。

这次会议在产业方面重点强调了科技、双碳、粮食安全、专精特新。所以,数字经济、新能源、绿电、种业、农机装备等行业的产业升级将继续成为明年的亮点和突破口。

激活科研创新“一池春水”

坚定产业升级的“底气”

这次会议单独提到了科研。原文是这样说的:

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

为什么如此重视科研?因为科研实力是产业升级的核心,我国的基础科研还有很大的欠缺。

不难想象,未来各城市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的竞争应该会更加激烈。哪里的国家级科创平台越多,哪里的科研创新潜力也就越大。

▲ 2021年12月9日,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落户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继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后,这已经是落户东莞的第三个大科学装置。 同时,推动龙头企业攻山头打硬仗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对中小企业的招引和培育,要让中小企业成为大国重器的重要补充

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长期深耕细分领域,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对补链强链具有重要作用,将为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开辟新路。

同乘共同富裕“合作之舟”

涵养产业升级的“义气”

未来,相邻地区要转变过去拼抢资源的状态,通过合作招商实现产业和人才的有序转移,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分阶段实现共同富裕。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3个区、江苏3个市、浙江2个市将结对帮扶安徽淮南、六安、亳州、滁州、阜阳、淮北、宿州、蚌埠。

帮扶双方将开展干部互派挂职,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台。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长三角地区再次走在了前列。

▲ 11月6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将构建“一链一集群”的产业合作导向,实现产业共荣共兴。

目前来看,很多地区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独立建成高大强的产业集群,而是应该争取嵌入到一些行业的产业链重要环节中,建设重要基地,培育本地的“链主”企业。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必须明晰全产业链的构成,了解该产业链上“链主企业”战略布局,围绕行业的顶层战略布局选择自己的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展精准招商。

谁能正确掌控资本,谁才能代表人类的未来。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的提出,代表着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对包括资本在内的市场要素进行重新定义的新阶段、新时代。引导资本脱虚向实,将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崛起。

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入推进,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合作共生关系日益密切,招商引资必将更趋活跃,模式创新迭出,更有力有效地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