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看点:制造业打底,基建发力,央地财政关系有玄机!

2022-03-07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党和国家递交给全国人民的年度答卷,又是展望当年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庙堂之上,大有门道。

正确理解这份重磅文件,看清宏观形势与行业趋势,将使我们脚下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01 关于经济增长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比世界顶级金融机构的预测高出了一小截。

不久前,摩根士丹利、高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GDP增速为4.3%——5.1%之间。

客观地讲,虽然去年中国经济以8.1%的同比增速顺利收官,但是全年呈现出的却是逐季下滑的趋势,第四季度增速仅为4%。

进入2022年,中国经济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世界开始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这当然可以理解。

但是,他们低估了中国政策发力的空间。

今年2月以来,国家就已经针对制约经济复苏回暖的因素,发布了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措施:

比如,《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围绕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了18项促进工业平稳增长的政策举措。

比如,《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包括餐饮、零售、旅游、运输、民航在内的服务业出台了43项纾困措施。

当然还有最重磅的——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受到欧美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疫情的逐步恢复,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动能将逐步减弱。此外,因短期内居民收入水平难有较大提升,消费也难有较大反弹。

所以,稳增长还是得依靠投资发力。而投资这架马车包括房地产、基建、制造业三大核心。

在国家坚持贯彻房住不炒,同时点名要求各大城市全面取消或放宽落户限制的背景下,房地产已经无法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此前那样的支撑。

稳增长的重任就落在了基建与制造业上。

02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

从年初至今,降息、减税等政策暖风频频吹来,但是截至上周五,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是-5.28%,创业板指数的涨幅是-17.28%。

在三重压力中,“预期转弱”如今比“需求收缩、供给冲击”更加棘手。

在这种情况下,基建投资依然是稳定经济运行见效较快、最终政策效果较为突出的领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其实,各地一季度就已经掀起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截至2月17日,多地发布了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超过了25万亿元。

这其中不仅有传统的铁公机,还有大量的新型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型基础设施,以及价值链、产业链相关的基础设施,将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不过,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唱衰基建的论调,他们认为: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在透支未来,负面影响其实更大。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只注意到了表面。

中国的基建,有上下游产业链全覆盖的制造业和庞大的国内市场打底,已经形成了可输出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与“罗斯福新政”式的传统基建模式的最大不同。

比如龙门吊、盾构机,这些大国重器中国以前只能靠进口,但是现在国产品牌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80%——90%,顺带也让港口、桥隧工程等基建形成了规模化输出。

还有高速公路、高铁和地铁,中国先通过国内巨大市场的不断迭代,迭代出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基建模式。于是就有了亚吉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国甚至在帮埃及建造新首都,这是欧美国家无法做到的。

而且这些输出型基建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旦采用我们的模式,欧美国家很难中途接手。

港口、桥梁、公路、铁路对经济都是正向促进的,还能加深我们与这些被输出国家的经济联系与认同感,进一步开放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话说回来,考虑到新老基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可能很难在今年就完全释放,我们也不能指望基建投资的一枝独秀,就能让GDP大幅增长。

所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制造业投资将成为2022年的亮点。

03 制造业是压舱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22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制造业”7次,比去年多了2次。

2020年提及制造业时,只是宽泛地提出了“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到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为扶持制造业发展做出了很多专门的安排。

今年则更加详实,明显分量更重:

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

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报告还提及,今年“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但是要“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为了提高“中国制造”的含金量,中央宁可自己过紧日子,缩减三公支出,也要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

“十四五”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时期,新形势下,制造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实体经济才是富国之基,制造业才是强国之本。

报告中“制造业”和“创新”两个词如影随形。

“创新”出现了42次,可能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了。不难发现,中国对目前制造业大而不强充满了危机感和紧迫感。

不管是基础科研的大科学装置,还是产业方面推动新能源、半导体、5G发展,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定会继续大步向前。

为此,今年以来国家做出了很多具体部署:

比如,国务院1月6日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要对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中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地方和市场主体活力。

比如,中央深改委2月28日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推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目标直指产业升级,要助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想完成“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远景目标,如果还是循着原有的发展轨迹,没有大的改革、大的重构,挑战性还是很高的。

可喜的是,令人期待的改革和重构正在发生。

04 央地财政关系有玄机

不容易注意到的是,央地财政关系正在重塑。

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下行压力。2020年和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

今年,中央本级支出终于安排增长3.9%,但是“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

同时,报告还提及: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去年增加约6000亿元,增长7.8%)

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务必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可以看出,中央正在有意地压缩自己的财政资金,并想方设法把财政资金下沉到地方。

一方面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保就业、稳增长的主要抓手还是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救助,提升市场主体的活力。

“减税”一词在报告中出现了7次,今年预计退税减税规模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为企业雪中送炭。

地方税源进一步压缩,财力也要进一步下沉,才能减轻地方负担,缓解财政运行的压力。

另一方面,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之后应付一系列重大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奠定了基础,但是也造成了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隐忧。

地方在财权被削弱后,纷纷走上了卖地和举债之路。这不仅让地方患上了土地财政依赖症,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黑龙江鹤岗的财政重整,河北霸州的大规模乱收费,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情国情、省情县情都面临着复杂的变化,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而央地财政关系的重塑,将给地方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在高质量发展上留出更大的空间,避免地方在任务层层分解的过程中,陷入债务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陷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又艰辛的事业。你永远可以相信国家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行动和魄力。

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我们都不是局外人。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每个人都应该看清大局,顺势而为。公职人员、企业家、劳动者,都要在国家战略中找准、找好自己的定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中国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