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那些年的都市圈

2022-04-08

金庸笔下有不少“多人联手御敌”的招式阵法,往往能爆发出以弱胜强的奇效。

比如玉女素心剑,杨过使全真剑法,小龙女使玉女剑法,初用时各自功力还不如李莫愁,可双剑合璧却能击退金轮法王。

这类招式若要施展成功,使用者们必须功力相近,以免被抓住破绽、重点攻破;而且要心意相通,一人动念,他人立即会意。

近日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点名要求长沙“瘦身健体、有序疏解”,颇有向株洲、湘潭“输送功力”,助其快速追赶之意。

至于最终能否发挥“1+1+1>3”的都市圈效应,则要看这三座城市“心意互通”的程度了。

为何点名长沙“瘦身健体”?

距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公布仅半个月,中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

长株潭成为“中三角”率先出圈的一角。

梳理此前发布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对中心城区定位为“做强做优”,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建设用地容积率;

福州都市圈要求中心城区“优化提升”,增强福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成都都市圈对中心城区的定位同样是“优化提升”,带动周边中心城市和小城镇……

为何长沙就不能继续做强做优、优化提升,必须“瘦身健体、有序疏解”?

从各项数据上看,长沙以1.3万亿元的GDP排名全国城市第15位;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排名第11位;在科技创新百强市中排名第15位。

对标国家中心城市,长沙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省份一致选择了“强省会”战略,先集中精力主打一座城市,把龙头城市做大做强以后,再考虑向周边辐射的问题。

既然长沙还未达到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为何现在就要向对外疏解?

这就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高明之处:围绕产业(而不是围绕省会)进行资源配置。

疏解非省会功能

长株潭都市圈的“超前构想”

湖南最优质的产业——轨道交通产业,也是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之一,在株洲。

按照一般的“强省会”战略,可能会提出“研发放长沙,制造放株潭”的协作思路。看上去分工合理,实际上却背离了产业发展的规律。

株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优势产业是依托于本地研发的,已经建立了相当高的技术壁垒。

如果剥离了研发,只给株洲留下工厂,它必然会像美国铁锈带的老工业城市一样迅速衰退,长株潭都市圈也将再次划入大长沙的误区。

毕竟,单纯作为生产基地,株洲的生产成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占不到任何优势。

若论科研创新实力,株洲就不遑多让了。

国家科技部通报的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株洲高新区位列第30位。前面的对手只剩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名单》中,株洲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名列第一批15个集群之一。

最新的2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株洲也占了一个(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

细数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城市,中国起码有几十个,正是高端研发加持的高端制造,让株洲杀出重围、脱颖而出。

此外,数据显示,株洲的民营经济创造了61.1%的投资和69.5%的GDP,贡献了73.6%的税收、87%的劳动就业和97.5%的企业数量。

67789的占比特征,几乎与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省持平。

中国中车在株洲设有株洲所、株机公司等核心子公司,但是株洲并未陷入“国企决定成败,规划造就未来”的唯政策论,产业链上下游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株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再回过头来看《规划》中推动长沙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的部分:

强化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管控,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

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

加强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生活服务、对外交往等功能,提升湘江新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品质和引领带动能力。

构建三市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实现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类似的政策,过去只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文件中才能见到。

在《规划》的引导下,长沙未来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向着“疏解非省会功能”进发。

把一些放在株洲、湘潭可以运转得更好的项目和公共资源疏解出去——

一方面可以围绕三座城市在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也能让长沙腾出空间发展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整个过程就是在践行高质量发展。

这与开篇提到的金庸武学是一个道理:三人成“圈”共御强敌,如果其中两个都是战五渣,第三个人就算再强,也免不了被敌人逐个击破。

如果三人功力相近、各有所长,哪怕功力都达不到顶级,但只要兄弟同心,其利也能断金。

优势互补,避免“零和博弈”

围绕产业而不是围绕省会进行资源配置,说起来人人都懂,但是实践中往往会将其混在地域平衡、扶贫、旅游等因素中一起考虑,让“产业发展是第一要务”沦为空谈。

从株洲立市,到长株潭一体化概念提出,湖南的构想一直是长沙作为政治中心,株洲作为工业和交通中心,湘潭作为科教中心。

甚至在1984年的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中,株洲被定为长株潭三市中的核心城市。

但后来,“三个中心”逐渐被“一主两副”取代,长株潭三市在行政地位上的不平等,造成了“长株潭”在一体化的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大长沙”。

也难怪网友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建议湖南以创新思维推动长株潭政治和交通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就是省政府驻长沙、省委搬到湘潭九华兼顾长沙大河西,省人大搬到株洲河西。交通一体化,就是对应省级机构驻地,将长沙南、株洲西和湘潭北建成三个高铁枢纽,每个都具有始发站的功能。

虽然非常前无古人,但是作为伟人故里,湖南从来不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根据长株潭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又有何不可呢?

长沙作为省会,辐射带动周边本身就是职责所在。但长株潭三市各有利益诉求,考虑到只有长沙的书记是常委,话语权上的差距或许会给三市在“心意相通”上带来一定的阻碍。

这就需要省级层面的高位统筹。如果仅靠三市自己去协调,就会有三个方向,三种意见,最后必然会陷入分歧。

回望过去,历史上的湖南,曾经发生过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成功案例。

建国之初,为了让株洲的行政地位与产业布局相匹配,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打破常规,短短几年内将株洲的行政级别从镇升为县级市、省辖市,直到成为继长沙之后的第二个地级市,造就了株洲制造业的辉煌。

世易时移,当年的逆袭史已无法复制。

未来的都市圈建设,一定要尊重每座城市的文化特点和产业专长,让城市之间形成互补,而不是矮化成省会的附庸——必须抑制住把所有高含金量产业都布局到省会的冲动。

株洲作为共和国八大工业骄子之一,工业实力雄厚,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产业更是可以代表中国在世界范围竞争,定位为长株潭都市圈先进制造中心再合适不过。

湘潭作为伟人故里、湖湘文化发祥地,在中国都享有极高的文化地位。把人文优势转化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优势,发挥文化中心的作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再合适不过。

而疏解“非省会功能”之后的长沙,则要牢牢抓住消费中心这长发展王牌。

看看文和友、茶颜悦色在深圳发展得如何?要知道深圳每10个人里就有3个湖南人,还都是年轻人。但消费这张王牌,就是学不来。

这是因地制宜,也是文化使然。

假以时日,当这三座各有所长的城市,可以手拉手喊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际,长株潭都市圈必将扛起中部崛起的时代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