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人该如何理解企业性格?

2022-07-09

公司A话说得漂亮,但经常飘着,落不到实处。

公司B总是默默努力,但是不太会表达。

公司C有些浮躁。

为了做好项目研判,招商人有时会像描述一个人一样描述一家企业。通过精确的画像描绘,企业的形象立刻变得鲜活可见。

企业性格大不同

有的像理工男,有的像金融女

这里讨论的企业性格,其实就是企业核心团队气质的体现。在招商人眼中,几乎每家企业都有十分鲜明的性格特征。

有的企业像虚弱的巨人。

虽然它积累了很多优势,但这些优势并没有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它变得步伐沉重,注意力也没那么集中。

有的企业像勤勉的好学生。

它刻苦努力,可以充分调动各种体制机制,激发团队的活力,用狼性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它在创新上的投入略显不足。高速前进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遗留问题。

有的企业像言行不一的投机者。

它对外宣传得天花乱坠,初次接触时难免被这些表象迷惑。然而,经过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它那些引以为傲的亮点,并没有足够的支撑。

比如为了产能和销量,甚至会牺牲产品质量。

有的企业像理工男。

茫茫人海中,看起来有些普通。但它总是在默默付出,不断研发新技术,努力改善工艺。

某一天你猛然发现,不善言辞的它竟然成长成了一位“隐形冠军”,在细分领域中吊打一切。

深入细节

以产业专家的角度看企业

企业的性格特征,招商人是如何感受到的?

正如我们无法仅凭一纸简历了解一个人,企业性格也无法通过冷冰冰的数据来判断。

招商人对企业性格的感知,其依据是对企业方方面面细节的深入研究。

如果从很宏观的角度去观察企业,往往会看得很肤浅——就像站在一万米高空看人间,看得确实通透,但是却无法理解世间疾苦。

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受到细节的分量。

同一家企业,观察得是否深入,对它的性格感知与投资价值判断可能截然不同。

比如曾经一家极富盛名的企业,管理层经常公开宣称,要改善几个方面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看起来十分注重长期主义。

但是随着对行业的研究越来越透彻,理解了越来越多经营细节的分量,我发现当初那些浓墨重彩的“宣称”,其实并没有落到实处。

而生产环节那些真正关键的环节,当然也是最考验功力的环节,这家公司反而会偷懒。

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随着我们对行业的认知逐渐深入,对企业的判断可能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第一印象很可能会骗人:看上去高大上的企业,并非一定是真正的优质企业。初看不起眼的项目,反而会在研究过程中收获惊喜。

为了形成对企业的客观认知,并持续找到优质项目,招商人在工作中要奉行“产业视角”——

不仅要看企业过往的各种数据,还要成为产业专家,深入到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研究原材料引进、生产制造、上市销售中的细节。

这个过程中,为了拥有产业专家的视角,理解企业经营各环节,招商人必须学习大量论文、课程,获取专业知识。

从论文、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原理,招商人要学会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过程中高效复用。

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招商人还要不断与产业专家对话,通过多方调研验证,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

深入到细节中,才能真实感受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执行动作,企业的形象也就鲜活了起来。

理解企业性格

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持

理解企业性格与招商工作有何关系?因为企业性格的不同,会对未来走向造成很大影响。

有的重渠道,有的重营销,有的重产品;

有的做七分说十分,有的做十分说七分;

有的走得很急,有的走得很稳;

有的喜欢冒险,杠杆很高,有的又很克制……

随着对企业性格的理解逐渐加深,招商人可以更好地识别那些能引领行业前进的企业性格。

此外,对于企业的优势、劣势分析也会变得更加多维,什么样的企业能成多大的事,容易犯什么样的错,招商人都能有一个大致的预判。

在一系列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招商人还会形成对企业的理性感知。比如有的企业即使遭遇困境,也能感受到它有一股“顶住”的力量。

理性思考,和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感性认知,都是进行项目研判时的有力支撑。

其实,这和投资时挑选基金经理是一个道理。

人们不仅会参考过往业绩,也会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风格、精力分配、个人品行等,通过深度了解,减少不确定性。

深入细节研究企业,充分理解企业性格,正是在减少招商引资工作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