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6
招商久了,常听到产业转移或者企业外迁。
跟人才扎堆涌入相似,企业组团入驻、产业加速集聚,反映了一座城市综合的竞争力。
就招商而言,更关心产业转移往哪转,企业搬迁往哪搬?
湖南作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产业转移的流向、企业选址的取向、以及在中部地区最佳的竞争力,终将是招商引资突围的“助推器”。
谷川产业研究院发布《后疫情时期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与挑战》,本期内容将重点解读:
外省转移来湘企业分布于哪些地区?有何选址关注点?如何坐稳中西部制造业第一大省?
产业转移 趋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湖南GDP增速——3.6%。看到这个增速,只是一个表面数字。
分析经济形势,两个关键点不能少:看到表象后面的本质、看到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一个关键,让我们先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数据看现象——趋势平稳,湖南GDP增量和总量数据比较稳定。
看增量,全国10个省份GDP增量超千亿元,湖南和湖北、四川、安徽、北京一起,位列增量1000亿元梯队。
看总量,全国经济十强省份排位没有变动,湖南GDP总量依然位居全国第九。
分析背后本质——
尽管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仍然保持回暖态势,凸显出湖南经济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凭借产业经济的强大韧性、潜力与协调发展之势,湖南成为了全球产业转移和沿海产业内移的重要基地。
分析经济形势的第二个关键: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看,意向来湘投资的企业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正是如此,企业迁入量,直接影响湖南生产要素流动性和经济活跃度。
谷川产业研究院表明,企业的迁移可作为产业转移规模和方向的直接判断。随着外省企业选址的脚步加快,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趋势愈加明显。
企业迁移 从哪里来
一般来说,企业对迁入地的选址,是对当地区域资源、竞争趋势、辐射范围、地区发展等因素综合评价的结果。
说起来,湖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却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上有着“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随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对接频繁交互,产业转移实现突飞猛进发展。一大批带有东部区域色彩的企业,已经悄然出现在湖南区域。
企业一去一回,形成了诸多招商机会。湖南想要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紧跟产业转移的趋势是关键的一步。
站在产业研究视角,谷川产业大数据中心显示:
全国其它地区向湖南省产业转移趋势,有一定的区域转移规律。
从全国企业迁入地来看,东部哪些重点地区的企业意向湖南?
这些“外来户”企业,分别布局哪些产业领域?谁占比最高?
从中部来看,如何利用好兄弟城市资源,重点关注周边哪些省份的产业转移?
基于以上这几点,湖南在全国招商策略上,才能瞄准主攻方向,抢抓产业导入,紧跟企业选址关注点,第一时间把握产业转移的“溢出效应”。
谷川产业研究院分析表明,意向湖南投资的外省企业主要来源于广东,占比超过 1/3,其次是北京市。
但是,今年年初发生变化。北京占比排名仅为第八位,被长三角地区所赶超。
分析研究表明,外省企业占比份额超过本地企业,且更偏向于制造业领域投资。除此之外,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类项目比重稳步提升。
外省企业意向湖南选址项目的产业变化趋势
这意味着,湖南在招商引资策略重点把握广东省的定点招商,也可关注长三角地区企业的选址动向,吸引江浙沪的产业项目来湘投资。
谷川产业大数据中心显示,意向湖南省投资的外省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来源地是湖北和江西。
湖南及周边地区制造业选址项目情况
这意味着,针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招商策略,湖南把关注点放在湖北省和江西省两个兄弟省份。
重点招引湖北省和江西省相对竞争优势较弱,而湖南省综合实力较强的产业。比如,如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和计算机产业。
对比发现,两省均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有产业的虹吸效应,不过食品加工类项目在湖南省的占比则远超其他省。
湖南想要抢得先机,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等硬实力和营商环境、政策优惠等软实力上提高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做好本省产业的深入研究和招商策略的规划,发挥自身优势产业集群虹吸效应,制定差异化招商方案。
更多重点内容,在《后疫情时期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与挑战》,有进行详细解读与分析,扫码领取即可。
承接区域 关注什么
这些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配置之间的优化。
不得不说,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模式。
简单说,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产业竞争力的动态调整。哪里成本低、效率高,产业就会转移去哪里。
首先,抓住的是产业转移的两个为什么:
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
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应从高技术区域逐步向中低技术区域依次梯度转移。
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巩固传统优势、确保产业链完整性,可向劳动力丰富、区位交通便利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要迈向高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可向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转移。
其次,转得出,还要接得住。
资源环境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是前提。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不少企业在选择产业转移承接地时,优先考虑的是该地区是否具备发展该产业的资源要素,包括已有的产业基础、上下游配套、销售市场等。
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也是产业转移项目“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的关键。
有不少企业反映,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发现当地政策协同和配套服务不行,基础硬件设施也跟不上,导致落地深耕困难重重。
产业不仅要有序转移,还要进行差异化承接。
企业是主体,政府在关键领域、环节的政策引导也必不可少,在提出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时,还要坚持因业施策、因地制宜,巩固优势、错位布局,避免区域间同质化恶性竞争、重复投资浪费资源等。
产业转移承接地也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应积极进行“点菜式”承接,立足当地优势和产业特色,精准把握招商方向,对于“转什么、谁来接”轻车熟路。
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下,湖南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争夺战越演越烈。想在承接产业转移争夺战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取得实效,还有更重要的对策与方案值得探究,下一期将与大家继续分享,敬请关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400-115-0199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