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企业选址,政府招商该具备哪些条件?

2023-11-17

大面积土地怎么快速交付?扶持产业规划该怎么去做?上万员工缺口需求怎么填?

项目落地前,招商团队收到犀利而现实的“三连问”。

选址“三连问”来自于——比亚迪新能源刀片电池项目。

到底在哪建厂,这种“明星项目”有不少备选区域。越是悬而未决,越是引得更多城市关注。

反过来,一座城市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中,起初若有点实质性进展,一般会秘而不宣。

很可能,这种项目还落户在区县。比亚迪新能源刀片电池项目,就是这样。

那么,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选址,地方政府需要具备哪些招商条件?

电池工厂扩产潮

进入2023年,动力电池行业“扩产潮”还在继续。

前不久,有一则新闻冲上热搜。欣旺达动力电池,启动了IPO进程。

现在看,估值已经达到了293亿。一旦IPO成功,中国市场又一个超级电池工厂诞生。

2023年上半年,动力电池有223个项目扩产,总投资金额接近万亿。

这说明动力电池的规模极大,一般上市背后的逻辑将会持续扩大产能。

目前,头部电池厂家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

提到头部电池厂家,想起了比亚迪新能源刀片电池项目。

去年4月,年产22GWh新能源刀片电池项目,最终落户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成为近年来台州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之一。

当时,这是比亚迪一周以来落地的第三个项目。另外两个电池项目,分别落地盐城射阳和贵州贵安。

很明显,这些项目有共同点,选址基本在区县。

就区县而言,为什么接得住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

招商条件搞清楚

回到开头,比亚迪电池项目选址“三连问”。面对问题,当时仙居县给出回答:

市县乡联动攻坚,高效完成土地交付;原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可连接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全县干部都是“招聘员”,跟你们一起招工。

其实对于仙居县,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条件,本就限制了土地面积,更何况该项目落地需要一次性提供1500多亩成片工业用地。

但出奇制胜的是,仙居县一张地勘报告。

当时,项目还没见面,仙居县把周边同类地块的地勘报告及相关信息梳理出来提供给企业。

比亚迪项目负责人研判后,转天就与仙居县实地对接了。若是选址仙居投产,在建设时间上将减少半年的周期。

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而言,一般涉及的设备较大、产线较长。项目选址,优先关注土地资源、土地成本、土地面积。

有人说,重大项目落地,把三年土地指标都用光了。不难看出,为了招引大项目落地,仙居县拿出了压箱底的家当。

电池生产是一项复杂工艺,对洁净度、湿度、温度的要求相当严格。

尤其,高温、高湿度会降低电池性能,增加杂质含量。从而导致电池性能不稳定,甚至损坏。

除了厂房环境外,对于电能需求比较显著。由于产业能耗高,比较关注选址区域的电价情况。

如何能留住新能源电池生产项目?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闭环相当关键。

动力电池是典型的基于下游应用市场驱动的产业,市场需求决定着产业的前进速度。

更重要的是,当地新能源产业集聚,实现本地配套圈,产业上下游企业互补互融。

以比亚迪电池项目落户为契机,仙居县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领域,着力打造具有“T”字型新能源动力产业体系,辐射带动橡塑制品、电子电气、机械配件等一批产业发展。

此外,招工及人才需求,也是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综合考量的选址因素之一。

意味着,地方政府提前对人力资源调研,不仅对相关技工分布做详细了解,还要规划专业、高端人才的招聘。

综上所述,招引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地方招商具备以下条件:

土地资源充足、土地价格合适、土地面积集中

产业能耗高,电价相对较低,有产业扶持政策

聚集效应明显,完善的产业布局、规划、战略

招工需求较大,提前对人才、技工调研与招引

比亚迪项目落地后,仙居县一年时间吸引了一批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靠拢,一时间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

目前,已串起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企业46家。今年,仙居县还将把张店区块作为重点区块进行先期开发,规划近3000亩土地用于发展新能源动力产业园。

动力电池挑战赛

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步伐加速,主要基于市场需求支撑。新能源汽车崛起,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车企加强与二三线动力电池厂商的“绑定”,动力电池产业扩产节奏,再入“新高潮”。

对于各大电池企业的扩产举措,与车企捆绑程度是电池厂商能规划落地的重要因素。关乎在未来产能释放以后,能否为企业带来相应的营收。

而对于紧锣密鼓的扩产行动,当前动力电池市场格局能否被撼动,则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个话题。

现阶段,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以及西南地区。尤其,华东地区的江苏省、福建省、浙江省动力电池产能布局较多。

从行业企业投资布局来看,未来动力电池产能仍将集中于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且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研发、安全问题、回收利用问题、上游原材料短缺等。

首先,动力电池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性、规模效益型很明显的产业。在技术方面,企业需要全面、快速、持续地保持新技术开发,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在新兴材料、新体系电池研发投入方面仍显不足,核心技术专利缺乏,成套自动化装备水平仍需提高,动力电池产品一致性、可靠性也需要提升。

其次,关于产品安全性问题。动力电池产品的质量管理不能忽视,这也是消费者对于安全方面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针对安全性问题,需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去解决。从原材料到生产到成品,到后续的售后服务以及电池使用安全的监控系统,都需要把质量管理做到极致。

再次,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动力电池行业在废旧动力电池分选重组、性能评价、拆解处理等方面缺乏技术支撑。目前,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成熟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尚未形成。

最后,随着动力电池规模化发展,企业面临降本增效问题。

尤其,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给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企业需要在极简制造、极限制造以及智能制造上下功夫,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上游材料短缺也成为一种制约因素,国内镍钴都是稀缺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资源短缺一定程度制约动力电池的发展。

未来,整个行业在技术、成本、质量、安全、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整个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